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咨詢服務機構

實時資訊

實時資訊

安康市:鼓勵企業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

  • 千石科技
  • 安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2022-09-19 14:20:05

近日,安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安康市財政局印發關于2022年安康市工業穩增長促投資若干措施實施細則的通知。通知稱:安康市加快數字賦能工業發展。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鼓勵企業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數字經濟園區建設,扶持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軟件和互聯網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示范標桿。推動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本實施細則由市工信局負責解釋,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具體內容快隨著千石科技來看看吧!

政策專人免費指導電話:023-67539092

安康市:鼓勵企業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jpeg

2022年安康市工業穩增長促投資若干措施實施細則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市經濟穩增長工作推進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和市級有關政策措施,奮力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增長,確保實現年度目標任務,助力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一、扎實抓好惠企政策落實。對照國務院《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市政府《關于印發全市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和省發改委、省工信廳出臺的系列穩工業措施,持續加大宣傳落實,確保政策直達、應享盡享,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責任單位:市級各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管委會。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安康高新區和恒口示范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二、加大財政政策引導支持。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由市財政局統籌市、縣(市、區)獎補資金,專項用于工業穩增長促投資各項獎補,由市工信局、市財政局聯合組織實施,其中市級財政籌措2000萬元。探索構建產業引導基金,支持重點產業鏈提升發展。用足用好用活國家和省上支持工業發展各類政策,爭取陜南循環發展、蘇陜協作、工業轉型升級專項等項目資金2億元以上用于支持工業穩增長。(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三、提升重點產業鏈競爭力。聚焦六大綠色工業百億倍增、新興產業裂變增長目標,堅持綠色發展。強化鏈式思維,認真落實省市提升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更多企業嵌入省級23條重點產業鏈,深入實施“11+7”重點產業鏈“鏈長制”,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聚力支持“鏈主”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強化產業鏈招商延鏈補鏈,加快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鏈體系。支持“鏈主”企業引進和配套企業培育,對當年配套率增幅較大的“鏈主”企業給予獎勵支持。加大配套企業支持,建立“鏈主”企業供應商目錄清單,對納入清單且當年實際配套額達到一定要求的本地非關聯配套企業給予獎勵支持。(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全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牽頭單位及協作單位)

四、促進工業項目落地見效。緊扣“深化產業項目建設年”目標要求,做實做細項目謀劃、包裝、招引、落地、推進工作,支持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促進在建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形成更多實物量。對納入投資統計庫,近兩年(2021—2022年)開工并于今年建成投產,且當年完成投資5000萬元(含)以上的新增進規工業項目給予獎補支持。對當年建成投產的新增產能工業項目擇優給予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支持,對當年建成投產的投資總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給予獎補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統計局)

五、突出抓好擴產促銷招商。支持企業超產超銷,對年產值6億元以上且同比增速超過20%的工業企業、年產值首次突破15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獎補激勵。堅持“投行思維”,積極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組織企業參加“特色產品展示+招商項目推介”活動,精準實施小分隊靶向招商、互聯網線上招商、產業鏈定向招商、清單式目標招商,確保全年招引落地工業項目100個以上。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免費提供展銷服務。各縣(市、區)每季度至少舉行1次協作配套與產銷對接活動,對工業主管部門和重點企業舉辦的此類專場活動給予資金補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招商和經濟合作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

六、鼓勵企業加快成長。推動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建立完善“小升規”工業企業培育庫,深度挖掘潛力,加大靶向支持,盡快進規納統,扎實推進退庫重返,確保全年凈增40戶以上。對當年新進規工業企業給予5萬元/戶激勵支持,對縣(市、區)工業主管部門給予2萬元/戶激勵支持。各縣(市、區)要配套出臺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獎勵激勵支持政策。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省級超產超銷獎勵。(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統計局)

七、支持開展創新研發活動。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引導企業積極利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資源。嚴格執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組織企業“揭榜掛帥”,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深入開展新產品開發、質量對標、品牌建設等專項行動。(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八、促進專精特色企業發展。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后備庫,做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申報工作,全年新培育10戶以上。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支持,對當年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鼓勵“民參軍”,對當年獲得軍工資質認證的民營企業給予獎勵支持,對納入軍品統計企業給予費用補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

九、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全面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設立6個月的費用緩繳期,并可根據當地疫情封控、管控實際進一步延長,緩繳期間免收欠費滯納金。對受疫情影響承租國有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工業企業,2022年免除6個月房屋租金。引導非國有房屋業主或經營管理主體降低或減免房屋租金。加強工業監測預警,強化重點行業、縣(市、區)、企業運行調度,強化要素保障,確保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依托各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匯聚資源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對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市級窗口單位給予經費補貼。(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稅務局、國網安康供電公司等)

十、加大穩企紓困金融支持。繼續引導各級金融機構向企業讓利,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款、隨借隨還貸投放力度,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促成合作,認真落實重點產業鏈主辦行制度并為首批51戶產業鏈核心企業提供專屬信貸服務,基本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金融顧問全覆蓋。積極爭取并及時兌現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省級資金。放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落實盡職免責規定,擴大服務覆蓋面并減收費用。(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工信局、人行安康中支、安康銀保監分局,駐安各金融機構)

十一、強化“白名單”企業保通保暢。加強“白名單”企業跟蹤服務,按照“一鏈一策、一企一策、一廠一策”原則,確保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復工達產。及時幫助符合要求企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通行證,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壓實各縣(市、區)屬地責任,在發生疫情時指導具備條件的企業閉環穩定生產。(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

十二、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開展產業鏈對接活動,組織產業鏈“鏈主”企業、骨干企業發布需求。加強原材料供需上下游協作,建立水泥等大宗商品產銷對接長效機制,推動原材料生產企業與客戶企業簽署長期供銷協議,降低原材料成本。(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

十三、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加強清欠長效機制建設,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規定要求,從源頭上預防新增拖欠。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實現無分歧欠款發現一起清償一起,對于有分歧欠款要加快協商解決或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審計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十四、培優做強縣域工業園區。強化市域統籌聯動,堅持“一縣一園、一園一業”原則,強化“畝均論英雄”鮮明導向,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做好特色專業園區和標準化工業廠房建設。對當年新建成標準化工業廠房(含自建自用)面積5000平方米(含)以上且符合節約集約用地要求的投資主體給予獎勵支持。強化工業用地保障,確保省級以上經開區新批工業用地不低于40%比例按照“標準地”制度供應,有序推進縣域工業園區等產業聚集區實施“標準地”供應,做到入駐工業園區招商企業“拿地即開工”。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按程序合理轉換,鼓勵采用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供應等方式供地。對縣域工業集中區市級年度考核前三名的園區給予獎勵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

十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陜西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訴求響應平臺(陜企通)作用,及時協調解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深入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從嚴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常態化公示并嚴格執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深化市級領導、市級單位、工信(經貿)干部、縣(市、區)科級干部包聯企業制度,實施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包抓,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持之以恒排憂解難。(責任單位:市營商辦、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十六、加快數字賦能工業發展。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鼓勵企業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數字經濟園區建設,扶持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軟件和互聯網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示范標桿。推動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委網信辦、市電子政務辦、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

十七、全面強化獎懲激勵機制。緊扣規上工業增加值全年增速、絕對值占全市比重和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分,對綜合評分排名全市前三的縣(市、區)工業主管部門,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繼續將工業經濟發展指標納入年度考核,實行工業經濟發展主要指標月排名機制,對未完成序時進度要求或未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且排名全市靠后的縣(市、區),由市政府約談,并計入年度考核得分。(責任單位:市考核辦、市工信局)

本實施細則由市工信局負責解釋,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政策應知盡知、迅速落地、剛性兌現,盡早顯現效果。國務院和省上政策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本實施細則中各類支持資金額度可調劑,同一企業只能享受一項。已經獲得上級同類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再重復支持。各縣(市、區)要抓緊制定本地區工業穩增長促投資措施辦法。

本文轉自于安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在线观看尤物视频_国产一级高潮a级片_天天干天天色天天射_国产精品高清hd推油